形而上与形而上下出自《易传·系辞》,里面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说呢,”形而上“就是超越表象,而”形而下“则是具体实在(表象)。
形而上的确是抽象思维。举个栗子,比如当我们在做中学物理题时,题目里说了很多,但我们只需要从里面抽象出一些参数就行。比如什么位移啦、什么初速度与末速度啦。而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在做几何证明题或者一些纯数学运算的时候就是形而上的,也是理性的,没有被感官所迷惑。
而形而下呢,则依据于具体实在给感官所提供的信息。比如我们会觉得太阳在绕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下落的更快。这些是形而下的,也只是表面的。
形而上学是近代唯物主义的概念指的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是一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
形而下学是指对可证明的客观实在进行的研究分析,是一种具体地、客观地、运动地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
区别:
1、形式不同:宇宙及我们的世界是由形上与形下共同构成的结果及现象,形上是形下的根本和依托,形下是形上的衍生与显化;形上存于形下之中,形下则体现了形上。没有形上则没有形下的存在与展现,而没有形下则是形上的无能力表现,即形上在衍生和演化能力上的缺欠。
2、变化不同:形上是形下存在的本原和道理,形下是形上的衍生和演化能力;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演绎的事物的两面和关系。如一件事物从酝酿、诞生、生长、成熟、衰老到最终消亡这一种过程,其中事物的酝酿就源于宇宙本原,而事物的消亡也只是回归于宇宙本原上,这是形上的;中间的发展变化则是宇宙本原的衍生和演化,此为形下的。
3、认知不同:因此,一部分知识是先感知于形下,然后方得知其形上。另一方面则是先验的,在形上之中便可以感悟到的,如对于宇宙本原上的认知。
百度百科-形而上学
百度百科-形而下学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ms80.net/ms/101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问题我想请教就是形而上不是抽象思维吗为什么是理性而形而下是感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形而上与形而上下出自《易传·系辞》,里面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说呢,”形而上“就是超越表象,而”形而下“则是具体实在(表象)。形而上的确是抽象思维。举个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