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蚂蚁
在花园里生活的小动物中,数量最多的要数蚂蚁了。但我们很难发现蚁穴,因为蚁穴的出口通常藏在很隐蔽的地方,它们可能藏在一个小沙堆里,也可能藏在植物根部附近。
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穴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穴牢固、安全、舒服,穴中道路四通八达。蚁穴里面通风好且冬暖夏凉,食物不易腐坏。蚂蚁都是大力士,它们喜欢集体行动。一群小蚂蚁同心协力,可以搬动一只大青虫。蚂蚁分为工蚁和蚁后。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蚁后的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整个群体大家庭。
2、蜘蛛
蜘蛛的足迹很广泛,不管是在草间、洞穴还是在房屋内外,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织的网。它们善于织网,然后静静地等待猎物自己送上门,有些蜘蛛甚至每天都织新网。蜘蛛网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有露水落在上面或被阳光照射,这些网就会清晰地浮现出来。蜘蛛有8条腿,身体的前段有两根触角。它们的丝腺藏在肚子下面,细细的蛛丝就是从这里喷出来的。大多数蜘蛛能用最少的丝织成面积很大的网。蜘蛛网就像一个空中过滤器,粘住未察觉蜘蛛网的、飞行力不强的昆虫。蜘蛛网除了用来捕捉猎物外,还可以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包好,留着等到下次再食用。
3、蜜蜂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蜜蜂每天都会忙碌不息,它们对植物的意义可大着呢。
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辛勤地采集花蜜。它停在花蕊上时,身上就沾满了花粉。它们飞到另一朵花上时,会不经意地把花粉留在那朵花的花柱上。花柱如果接触到了合适的花粉,就会开花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授粉。蜜蜂喜欢吃甜甜的饼干屑。第一只发现食物的蜜蜂会带着部分食物飞回蜂巢,然后在同伴面前跳舞,告诉同伴们食物在哪里。
4、蜻蜓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家,能在飞行中捕食飞虫。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部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它们的视力很好,可以上、下、左、右自由转动而不必转头。蜻蜓的翅膀振动频率极高,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以便捕食蚊虫。蜻蜓把卵产在水里,它们的幼虫会在水里生活一段时间。蜻蜓幼虫利用直肠内的腮,从水中吸取氧气。它们在水中以蠕虫、甲壳动物、蝌蚪、小鱼等为食物。
科普大熊猫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1、1869年的时候大熊猫叫花熊、竹熊,一个法国传教士发现后称其为黑白熊,可是运输途中死了,大熊猫的标本被欧洲人看到后,曾引起了轰动。1936年大熊猫的名字叫猫熊,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后来大家都叫顺口了改不过来了,才有了大熊猫这个名字。
2、1936年一个美国女性叫师露丝·哈克利斯,她为美国带去了第一只活着的大熊猫,名叫:苏琳,在登船时候把这只大熊猫登记成哈巴狗才通过海关检查的。登陆美国后引发巨大的轰动,比任何明星都闪耀。
3、人们总喜欢调侃大熊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张彩色照片,真的有一只大熊猫来打脸了。这是世界唯一现存的棕色大熊猫:七仔。七仔是2009年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的。据科学家猜测,由于一些基因遗传突变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可能是返祖现象,导致七仔拥有了棕白相间的外套。然而在我国境内,近30年间曾发现5次棕色大熊猫,而且都在同一区域发现,七仔是从1985年以来发现的第五只大熊猫,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棕色大熊猫现存活体。
4、世界上所有的大熊猫都来自中国,大熊猫的栖息地仅在中国发现。
5、不同于爪子几乎没有灵巧性的其他熊家族成员,大熊猫的手指还能灵活地抓握并拢,帮助它们在进食之前拿竹子和去除不喜欢吃的茎叶。
6、大熊猫自祖先始熊猫时代,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万年。.熊猫咬合力惊人,曾在古代称作食铁兽,能啃铁锅。
7、雌性大熊猫每年仅排卵一次野生幼崽死亡率40%。婴儿大熊猫在出生时体重只有约140g,一只雌大熊猫在分娩时比她的幼崽大900倍。它们出生时几乎是白色,然后逐渐发展出黑色和白色的毛。
8、雄性熊猫幼崽大约七岁才成年。雌性大熊猫每两年可生一只或两只幼仔。幼崽与它们的母亲一起生活18个月,然后自己去冒险!
9、一只人工饲养的成年大熊猫的重量可达200千克,而野生的只有50-80千克。熊猫的毛发厚实而柔软,长达10厘米。
10、不像大多数熊,大熊猫不需要冬眠,因为它们以竹子为主的饮食习性,导致它们无法在冬天储存足够的脂肪。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它们从山顶下来到温暖的地方寻找竹子,继续吃!
11、大熊猫一岁时开始吃竹子,成年熊猫吃约20种不同类型的竹子。熊猫99%的食物由竹子组成,但是竹子营养不多,每天至少要消耗20公斤,这可能需要16小时来进食。它们每天要拉40次一天可以产生50多斤的便便。熊猫的粪便是有机肥。熊猫肠胃吸收功能不好,排出的粪便中保留有70%的营养,加之圈养熊猫的食物中还添加了不少其他营养食品,所以粪便中的蛋白质、粗纤维等的含量很高,堪称有机肥料输送者。
四川有一种茶叶叫“熊猫茶”所施的肥料正是熊猫的粪便。熊猫茶可以卖到44万元1公斤的,有人说大熊猫的便便有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像粽子味,你值得品尝。新生的熊猫会吃自己妈妈的粪便,这是因为熊猫幼崽的肠道是无菌的,它必须摄取同类的粪便来获得那些对生存来说非常重要的肠道菌群。
12、大熊猫有很敏锐的嗅觉。即使在晚上,它们也可以通过气味找到最好的竹茎。
13、大熊猫是杂食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食物包括植物和肉类。然而,吃竹子是主要的饮食习惯,但大熊猫也吃竹鼠和其他小动物,偶尔吃动物腐肉。
14、大熊猫是害羞的动物,喜欢独自生活。大熊猫使用灵敏的嗅觉来检测其他大熊猫的气味,并避开它们。唯一的例外是在繁殖季节(每年3月至5月),雄性通过嗅觉来定位雌性大熊猫。
15、 我国实行了一种可以追溯到七世纪的礼物交换形式,为了外交目的而把熊猫租给其他国家(以前是赠送)。这种做法被称为“熊猫外交”。
16、野生熊猫目前大概有2000只。
17、西方最早知道熊猫这种动物在是1869年。这年春天,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四川宝兴邓池沟获赠一张熊猫毛皮,他表示“这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品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后来他将抓捕的熊猫送往法国,可惜的是熊猫在路途中因经不起颠簸和气候的变化死亡,戴维将其制成标本,后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的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就这样产生。
18、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三百万年。据科学家考察,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体形比现在的熊猫还要小,此后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19、一只野生熊猫的寿命大约是20年。大熊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类的三岁,野生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一般为15年,圈养的大熊猫为17年。据说熊猫家族里活得最长的老寿星活到了37岁,差不多就是人类的100多岁。
20、熊猫貌似温顺,实则凶猛。竹子是熊猫的主食,除了竹子之外,熊猫还吃野果、昆虫、竹鼠、羚牛等动物尸体。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一般不会抢食,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
尽管大熊猫看起来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依然武艺高强”它们继承了先祖始熊猫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
21、在非法皮毛贸易市场,熊猫的皮毛价值在60000-100000美元之间。
22、雌性熊猫发情期每年大约只有2天。雌性大熊猫每年的最佳受孕时间一般只有1~2天,若是不能抓住这一两天的受孕机会,想要雌性大熊猫怀上熊猫宝宝就要再等一年。怪不得熊猫数量这么稀少!
23、为了生存舒适,一头熊猫通常需要大约4平方英里的空间。
24、熊猫是运动高手,爱好爬树和游泳。大熊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拙的、慢吞吞的。其实,大熊猫一点也不笨,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在大熊猫小的时候,爬树和游泳是它们的必修课,它们每天至少要爬一次树:只要有水,它们也会尽量多游泳。
25、熊猫一年只排一次卵。美国国家动物园的兽医和生殖生理学家PierreComizzoli说,精子要进入雌性熊猫体内十分困难。雌性大熊猫一年只能够怀孕一次,并且卵子存活的时间只有36到40小时。
26 、雄性大熊猫的xx功夫太差。饲养员总是鼓励雌性大熊猫在排卵期自然受孕,但雄性大熊猫常常不配合。尽管人们常常给雄性大熊猫提供自然繁殖的机会,但到了某个时候人们不得不做出进行人工受精的决定,因为不能错过机会。
27、熊猫也会假孕。人工受精后,预测雌性熊猫到底怀没怀孕要依靠占星术。无论熊猫怀孕否它们的孕酮水平都相同,这就会导致假性怀孕的出现。就算熊猫没有怀孕,也会出现一些怀孕后才有的行为(建窝、睡的时间更长、吃的更少)。
28、大熊猫懒惰程度超乎想象。一只体重90kg的大熊猫的代谢水平还不足同样体重人类的一半。大熊猫每天有大半天时间都是歇着的。就算活动状况下,一般每小时也就走个20米左右。大熊猫吃竹子,实在是自然界中抢夺食物竞争激烈而吃竹子者少这种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由于竹子营养和能量低且难以消化,大熊猫每天不得不进食大量的竹子,才能满足其生命活动需要。同时,大熊猫也需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每天多吃少动、懒懒地呆在那里也就成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本文来自作者[含薇]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ms80.net/ms/101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含薇”!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小动物的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蚂蚁在花园里生活的小动物中,数量最多的要数蚂蚁了。但我们很难发现蚁穴,因为蚁穴的出口通常藏在很隐蔽的地方,它们可能藏在一个小沙堆里,也可能藏在植物根部附近。蚂蚁绝对是建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