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月亮为什么老是把影子投到水里?它的光为什么没有太阳光那样热?这里头有个传说呢。
古时候,三脚寨有个姑娘名叫玉仙。要讲她的长相,真像个白玉捏成的仙女,引得孔雀眼红,桃花也害羞。更惹人爱的还有那双灵巧、 勤劳的手和那颗善良的心。
玉仙家对门有个小伙子名叫金宝,长得又英俊、又机灵。乡亲们都讲玉仙和金宝像吃饭用的模子一样的整齐,像大阳和月亮是天生的一对。
两个都长到该成家的年龄了。
有一个晚上,玉仙一边照着镜子一边想,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心里一难过,嘴里就自然地哼出了歌声:
哥呀哥!妹想哥哥挨折磨,
床头有个亮窗眼,夜夜望到月亮落。
不知鸡叫了几遍,朦胧中见到一个白胡子老公公走过来,轻轻地唱道:?
莫伤心,人到山前有路行;?
柳树洞中找宝箭,箭遇金弓见情人。
老公公唱完,“啪”地一下掌就不见了。
天一亮,玉仙找到马鞍山大柳树下。刚走近树洞边,突然树枝“咔嚓”一声,一团黑影落在身旁。
玉仙定晴一看,竟是金宝!还拿着一张弓“嘿嘿”地笑。
玉仙不由一喜道:“想吓死人呀!”
金宝也不答话,伸手就问道: “箭呢?”
这一问倒使玉仙脸红了,她扭转脸:“见!见哪样?”一边说一边斜眼朝树洞中瞄。
金宝见玉仙答非所问, 认为拿箭的人不是她, 长叹了一口气就地坐下。
正在这时,“呜呼”一声虎啸传来,他俩抬头看去,只见一只白额大斑虎站在半山腰一块大石头上。
金宝顺手拉起弓,却没有箭。
玉仙急忙伸手进树洞,抓箭递给金宝。
老虎向他们扑来,金宝''嗖”的一箭,一道闪光直射老虎脑门。? “轰”的一声巨响,老虎突然被炸得无影无踪。
金宝飞步跑上去搜寻,只见那支箭直直地插在地上,竟连一根虎毛都没有留下。
他拔起箭来喊:“玉仙!”可抬头一望, 玉仙早已不在柳树下了。
原来, 玉仙见到这一切真如梦中自胡子老公公所讲,不由得心里七分高兴,却有三分紧张,便往旁边一个小山躲开了。
金宝拔腿就追,大声喊: “玉仙!我讲给你听!”
玉仙停也不停:“时间不早了,快砍柴吧! ”
金宝急忙追上去:“柴我已砍好了。”
玉仙停住脚:“你那托肩破了,缝两针吧!”
金宝高兴得合不拢嘴,趁玉仙缝衣服的时候就讲起昨晩的梦来……?
玉仙低头缝衣服,听着、听着,连耳根都红透了,只是嘴巴很硬:“我不信,就你那嘴巴,都能把斑鸠哄下树咧!”
金宝学着玉仙的女声女腔唱起来:
“嘴不认账哥莫怪,嘴不认账心头爱;
哥呀!哥呀!你看妹,双线缝衣扯不开。”
金宝正唱得得意,哪晓得玉仙却板起脸来反驳:
“快住声!请你不要欺负人,
人家好心你歹意,问你脸皮有几层?”
唱完,把线咬断就走开了。
劈头盖脑几句歌,使金宝一下冷了半截,直到玉仙走了好久,他才一拍大腿转忧为喜:“嗨,把每一句歌的头连起来不就是‘快清人问’吗?”
他一跳老高,像头金蹄鹿跑了起来。
媒人登门了,玉仙心里好喜欢,可是仡佬族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不论哪家来说媒,妹仔家都不能表示喜欢。她又哪能向爹爹表明心事呢?
爹爹又是一个贪财慕势的人,根本看不起 孤儿金宝。这使玉仙十分难过。
金宝这时确实像挨霜打的瓜叶,再也扬不起脸来。他常常一个人在深山唱苦歌:?
“根命薄,家里贫穷无奈何!
手提竹筒把田下,想捡田螺得空壳。”
他一见玉仙,心头就痛得受不住,每次碰着就急忙远远地避开。
有一次,他正想避开玉仙,玉仙的歌却飞过来了:
“叫声哥,叫声宝哥快住脚!
妹在后边追得苦,坡陡路荒刺又多。”
这歌声像一根金丝藤,把金宝的脚缠住了。玉仙随着歌声来到金宝身边。
玉仙真是个机灵的姑娘,一席话把金宝满肚子的忧愁都赶跑了。
广西美女
日子一久,寨里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玉仙爹又打又骂,把玉仙关在家里不给出门,还放话出来:金宝若敢再来纠缠玉仙,就要打断他的腿。
不久,玉仙爹把她许配给了山霸王。
玉仙非常伤心,想找金宝,他又进山打猎不知哪里去了。
金宝一进山就碰上送弓的白胡子老公公。
老公公带他到山洞中,教了九九八十一天,传给他一身非凡的本领。
出师这天,老公公说:“明天玉仙将遭难,你赶快回去,带她走得越远越好。”
金宝来到山脚寨,夜已经深了。
他来到玉仙窗前,还没有来得及敲窗门就听到屋里“啪啪''一声,接着“咯吱”“咯吱”像是绳子勒着什么东西似的。
他飞身进屋,见玉仙正悬空吊着。
金宝急忙托住她,一刀割断绳子,把玉仙放在床上为她按气抢救。
玉仙爹被响声惊醒,急忙过来,见金宝正用双手按摩玉仙的身子,真是火由脑门出,怒从胆边升,冲过来给金宝啪啪两记耳光。
金宝急忙解释。老人哪里肯信,夺过金宝的剑就要刺他。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爹!”刚被救醒的玉仙不知从哪来的力气,跳下床来抓住爹爹的手:“爹!是金宝哥救了我啊!”
接着,玉仙流着泪把梦中“弓箭姻缘”和吊颈被救的事都讲出来。老人又气又羞,硬要玉仙再次自尽。
玉仙扑在金宝肩上只是哭。
老人气得要横剑割自已的颈脖。
金宝抢下剑,抱住老人紧劝。老人累了不再挣扎了,只是吼:? “滚!你们给我滚,莫在这里黑我的眼睛!”
金宝真的要带玉仙走了,玉仙却跪在爹爹面前:“爹,同路走吧!”
“我脸上没有长毛!”
明天山霸王来……”
“天大由天!”老人走开了。
“喔喔喔!”鸡啼了。远远近近的鸡阵阵啼起来。
金宝催玉仙快走。玉仙硬是舍不得爹,她指着箭说了一个主意,金宝也就答应不走了。
第二天早上,山霸王家的花轿刚走到一个山垭口,突然从山顶上滚下一块大石头,正把路口堵住。
抬轿的放下轿去搬开石头,刚转身,“轰”的一声,花轿炸成了碎片,一支金壳的箭插在停轿的地方。抬轿的吓得一齐跑走了。
山霸王正和黑教头从后边赶来,一听说老天显灵就大声吼叫:“哪样天?我家就是天!冲!结我冲过去!”
金宝捡回箭,正要往三脚寨走,突然传来马铃声,山霸王和黑教头正命令打手往上冲,不停地向金宝射箭。
金宝向对面的悬岸一箭射去,“轰”的一声,碎石密密麻麻地砸下来。山霸王被砸死了。
黑教头拼命来战金宝,一个马上,一个马下,打得石头遍地跑,沙子满天飞。
到太阳落坡时,黑教头勒转马头跑开了。
金宝摸黑回到寨中。山霸王家却从另一条路把玉仙父女抓走了。
金宝一气追去,像猫一样轻轻跃进院墙,在一座铁牢找见玉仙。他三扒两抽,把铁栏杆像抽签一样抽出来,帮玉仙松开绳子,叫她逃走,可玉仙却要找她爹。
金宝只好转身去找,好不容易找到老人,老人却生金宝的气,大声骂他,引来满院的打手。
打手围攻金宝,金宝拔剑撕杀,杀退打手,来找玉仙。
玉仙已被黑教头捆住了。
金宝拉出箭就要射黑教头。黑教头把刀架在玉仙颈脖上,自己躲在玉仙身后。
金宝说:“你敢伤她一根毫毛,我叫你碎成粉粉。”
黑教头改换口气说:“你放下箭,我放人!”
“好l”金宝话没说完,箭已丢在地上。
黑教头立即叫一个打手把箭拿走了。
黑教头把箭拿走后,却只放玉仙爹不放玉仙。
金宝叫他快放玉仙,黑教头瞪着眼说:“杀人要抵命,你不抵命要她抵!”
金宝舞起剑就要冲过去,黑教头又把刀架在玉仙脖子上,喊:“你敢!”
金宝只得站住脚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放开她!”
黑教头说:“要放她并不难。你放下剑,绑住了你,才能放她。”
“好!大丈夫,讲话算数。”金宝说完,就把剑递给一个打手,自已手一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不能啊……”玉仙高声喊,哪还来得及?玉仙死活不愿离开,金宝急得直跺脚,最后还是一个打手把她拖走了。
老爹受到感动,临走时流着泪说:“金宝!阿叔不会忘记你,玉仙也不会忘记你。年年今天,就给你烧纸……”
老霸王来到了。他叫黑教头给金宝捆上,要割心肝来祭他儿子。
哪晓得,金宝炼得刀枪不入的功夫,他们怎么也杀不死他。
老霸王让黑教头把玉仙绑好,当着金宝的面,对玉仙说:“姑娘!莫怪我无道,是他杀了人舍不得抵命,我只好砍你来抵命……”
黑教头扬刀要砍玉仙,金宝怒了,想奋力挣断绳子来救玉仙,可是越挣越紧挣不脱。
玉仙爹挣脱出来,向老霸王冲去。打手们举刀插进他胸膛,老人受伤哀叫:“玉仙,金宝,我对不起你们……” 没多久就断了气。
老霸王命令黑教头刀砍玉仙。
金宝大声地喊:“你们不是要我死吗?”
老霸王狂笑起来:“你想怎么死?快说!”
“放开玉仙,我自己死。”
老霸王让黑教头放开玉仙。玉仙扑到金宝身上。
老霸王催促金宝快死,金宝嫌他家地面龌龊。
老霸王派三十个打手把金宝抬到河边柳树下。
金宝叫玉仙取箭来。
金宝接箭往胸部一插,“轰”地炸碎了。
老霸王和黑教头、打手们被震死在地上。
玉仙震跌进水里。她一到岸边,就见那白胡子公公在收集金宝的碎骨,一边哭一边唱:
“真伤心,神也难助糯米人,
错这错那失良机, 破金碎玉留悔恨。”
?“轰”又一声巨响,玉仙被水柱顶上了天空。
玉仙在天空飘来飘去,飘过月宫时,被月宫里的梭罗树枝挂住了。
玉仙在树上挂着,心里十分想念金宝,可是不能下来,就夜夜都把影子投到水中,想用影子来和金宝相会。
玉仙近不得金宝,想起自已的过失,心里一阵阵难过。越难过就越悔恨,也就越寒心。那寒气从玉仙的心传进梭罗树,传到整个月亮。
整个月亮冷透了,所以月亮光没有太阳光那样热。
? 流传地区: 广西隆林县
仡佬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大 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虫虫蚂蚁,追亮火虫,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大年重在灯。
三月三: ?山王菩萨生日,有些仡佬族为了还愿而祭祀山王。
清明节: 跟祖坟挂青。
端阳节: ?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 半 : ?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尝新,祭祀祖先。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重阳节: ? 一般八月十五,打糍粑,走亲戚(送糍粑)。
小 年: ?一般腊月三十,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晚上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小年重在火。
过年
最早仡佬人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十月为年节,嘉靖《贵州图经》载,仡佬“每岁以秋收毕日为岁首”。清《安顺府志》载,仡佬“以十月为岁首”。清代以来,仡佬族人渐仿汉人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为过年,原先十月为岁首的习俗渐渐废止。
年节时期向后推移,并吸取一些汉族过年礼仪,但仡佬年的传统习俗仍有不少留存下来。各地仡佬族过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体举行和各家分别进行两种,但以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多。
除夕,各户以丰盛菜肴、酒饭陈列于堂屋神龛前的方桌上,燃香烛纸献清祖宗后,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吃团圆饭。
仡佬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吃新节
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节日早晨,各家到田地里摘新粮、蔬菜来做,并杀鸡祭祀。蒸饭时注意观看甑子里冒出的蒸汽的方向:从东方冒出预示子孙兴旺;从南方冒出预示丰收;从西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从北方冒出则是不祥的征兆。饭菜煮熟后,由家长主持祭祀寨神、铁匠神、火塘神等诸神。传说基诺人原来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们的狗带回一粒谷种,他们将它种下,但是所获不多,后来一位白发老人传给他们种谷子的知识,于是他们收获了满仓新米,从此他们才有了过新米节的传统。
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祭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关于“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念玉]投稿,不代表秒搜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ms80.net/ms/1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念玉”!
希望本篇文章《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秒搜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仡佬族民间故事:玉仙姑娘冻月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